疫情下的河南省委书记与台湾同胞的抗疫情缘
13
2025-07-20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反复考验着中国各地的治理能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和交通枢纽,其防控举措备受关注,而自2021年6月起担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楼阳生,成为带领中原大地抗疫的关键人物,远在千里之外的成都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与疫情抗争,本文将围绕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的抗疫部署、河南与成都的防疫联动,以及普通人的抗疫故事,展现疫情下的中国力量。
2021年6月,楼阳生从山西调任河南,接替尹弘担任省委书记,彼时,德尔塔变异毒株正在全球蔓延,河南作为人口过亿的省份,防疫压力巨大,楼阳生到任后,迅速提出“防线前移、精准防控”的策略,强调“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在2022年初的郑州疫情中,楼阳生要求全市72小时内完成多轮全员核酸检测,并亲自督导隔离点建设,他还推动“一码通”系统升级,解决此前因系统崩溃导致的民众出行难题,面对舆论质疑,他在发布会上直言:“问题暴露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问题。”这种务实作风赢得了不少民众的认可。
尽管河南与成都相隔千里,但两地在抗疫中不乏联动,2022年7月,成都爆发疫情时,河南迅速组织医疗队支援,并调配防疫物资,而成都的“精准防控”经验也被楼阳生借鉴,用于河南农村地区的防疫部署。
值得一提的是,在豫工作的成都人也成为两地桥梁,郑州某科技公司的成都籍高管王磊,主动协调公司资源为河南捐赠口罩生产线;而在成都读书的河南学生李雯,则发起“川豫同心”志愿活动,帮助滞留两地的务工人员,这些普通人用行动诠释了“天下抗疫一盘棋”。
无论是河南还是成都,抗疫的主角始终是普通人,郑州外卖员张师傅在封控期间每天骑行50公里为老人送药;成都茶馆老板刘姐主动停业,将场地改为临时核酸检测点,楼阳生在调研中多次提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疫情也催生了新的社会协作模式,河南的“社区团长”与成都的“院落管家”不约而同地通过微信群组织物资配送,甚至衍生出“以物换物”的邻里互助,这种自发秩序,成为官方防控体系的有效补充。
从省委书记楼阳生的统筹布局,到河南与成都的跨省协作,再到每一个普通人的坚守,疫情下的中国展现出了强大的组织韧性和人文温度,正如楼阳生所言:“防控是责任,更是对生命的敬畏。”而成都人那句“稳住,我们能赢”的乐观精神,同样为这场持久战注入了信心。
当疫情终成历史,这些故事将提醒我们:在灾难面前,没有人是孤岛,无论是中原大地还是天府之国,团结与担当永远是战胜困难的最强武器。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