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新冠病毒疫情最新动态,西藏拉萨新冠病毒疫情最新动态消息】
13
2025-09-02
2022年1月,郑州某企业的年会现场,照片中,每个人脸上都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双眼睛,却依然能感受到镜头后的笑容,背景墙上“同心抗疫,共克时艰”的横幅与五彩缤纷的气球装饰形成奇特对比,这张照片在社交媒体上流传,成为疫情时期中国城市企业年会的一个缩影——既保持着传统的欢庆元素,又深深烙印着防疫时代的特殊痕迹。
郑州作为交通枢纽城市,在疫情期间承受了巨大压力,据郑州市统计局数据,2020至2022年间,郑州有超过80%的企业选择线上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年会,而那些坚持线下举办的企业,则必须严格遵守防疫规定:规模控制在50人以下、全员核酸检测、会场消毒、间隔就座、分餐制就餐,一张看似普通的年会合影,背后是组织者付出的数倍于往年的努力。
疫情改变了年会摄影的视觉语言,镜头中,口罩成为标配道具,合影时人们自觉保持距离,线下参会者与线上接入的同事同时出现在一张画面中,摄影师通过巧妙的构图将远程参与者也“纳入”集体,这些新型年会图片中,人们发展出了新的表达方式——用眼神传递情感,用手势代替拥抱,用创意口罩展示个性,一组郑州科技公司的年会照片显示,员工们统一佩戴印有公司logo的定制口罩,既符合防疫要求,又增强了团队认同感。
这些年会图片不仅是企业活动的记录,更成为社会记忆的载体,2021年初郑州某企业的年会照片中,有一个空椅子格外引人注目——那是一位因隔离无法参加的同事的位置,组织者特意将这个空椅纳入合影,并在后期PS上了该同事的照片,这种影像叙事既体现了疫情造成的人际隔离,又展现了人们如何用技术手段维系情感连接。
面对挑战,郑州企业展现了惊人的创造力,有的公司将年会改造成“综艺直播间”,员工在家表演节目并通过视频连线展示;有的企业举办“自驾车年会”,员工在各自车内通过车载电台参与活动;还有企业发起“阳台合影”活动,让员工在自家阳板上举起祝福语,通过无人机拍摄“分布式全家福”,这些新型年会形态催生了全新的视觉表达形式,重新定义了“团聚”的含义。
这些年会图片背后,是郑州企业家的坚韧与担当,一位酒店业老板在采访中表示:“2021年我们亏损严重,但年会还是办了,不仅要办,还要办得更有意义,我在年会上展示了企业最困难时期的照片,告诉大家我们是怎么挺过来的,这些影像记录是我们的精神财富。”这种在逆境中依然坚持仪式感的态度,体现了中国企业特有的韧性与乐观。
疫情终将过去,但这些年会图片将成为珍贵的历史见证,它们记录的不仅是特殊时期的企业经营状况,更是中国人在面对困难时的集体精神面貌——遵守规则的同时不乏创意,保持距离却不失温暖,面临挑战依然乐观向前,许多企业已将这些年会图片收录进公司史册,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我们回顾这些疫情时期的郑州年会图片,看到的不仅是口罩和隔离,更是人类情感的顽强表达,每一张笑脸、每一个眼神、每一次隔空击掌,都诉说着人们对正常生活的渴望,对人际连接的珍视,对未来的坚定信心,这些影像将成为后疫情时代的重要视觉档案,提醒我们铭记这段特殊岁月中的坚韧与温暖。
正如一位摄影师所说:“我拍下的不仅是戴着脸庞的面具,更是穿透面具的人性光辉。”疫情终会结束,但这些年会图片所承载的记忆与精神,将长久地留在郑州这座城市的企业文化基因中,成为一代人共同的集体记忆。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