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担当,共克时艰—郑州大学生抗疫纪实

admin 15 2025-07-30 14:23:53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各地的大学生群体在抗疫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与担当,作为河南省的科教中心,郑州的高校学子同样挺身而出,用青春力量筑起抗疫防线,从校园管控到社区服务,从线上宣传到线下支援,郑州大学生的抗疫故事,既是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缩影,也是中国抗疫精神的生动注脚。


校园防线:严守阵地,守护同窗

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等高校在疫情反复期间迅速响应,实行封闭管理、线上教学、全员核酸等举措,而在这背后,大学生志愿者成为校园防疫的中坚力量。

  1. 学生志愿者的日夜坚守
    在郑州大学,由学生党员和共青团员组成的“抗疫先锋队”每天轮班值守宿舍楼、食堂和图书馆,协助测温、登记、分发物资,2022年5月,郑州出现本土疫情时,该校2000余名学生志愿者在48小时内完成了全校3万余人的核酸信息录入工作。

  2. 创新防疫形式
    河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利用专业特长,开发“健康打卡小程序”,简化每日体温上报流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艺术生则绘制抗疫漫画,以轻松形式传递防疫知识,这些举措既缓解了紧张情绪,也提高了防疫效率。


走出校门:社区服务中的青春身影

郑州大学生并未将抗疫行动局限于校园,在二七区、金水区等多次封控期间,许多学子主动报名社区志愿服务,填补基层人力缺口。

青春担当,共克时艰—郑州大学生抗疫纪实

  1. “00后”的担当
    2021年8月郑州暴雨后疫情反弹,郑州师范学院学生李阳连续15天在社区担任核酸采样助手,日均服务12小时,他坦言:“穿上防护服才明白‘大白’的不易,但听到居民说‘谢谢’时,一切都值得。”

  2. 跨校协作的力量
    中原工学院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学生联合发起“爱心车队”,为封控区老人配送药品和蔬菜,这种自组织模式被《河南日报》报道,称为“青年智慧的抗疫范本”。


云端抗疫:用知识传递温暖

除了线下行动,郑州学子还借助互联网扩大抗疫影响力。

  1. 科普宣传的“轻骑兵”
    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录制短视频,讲解中医药防疫知识;郑州财经学院成立“抗疫心理热线”,为隔离同学提供情绪疏导,数据显示,2022年郑州高校累计发布抗疫相关原创内容超5万条,阅读量破亿。

    青春担当,共克时艰—郑州大学生抗疫纪实

  2. 线上支教助力停课不停学
    疫情期间,郑州大学生为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课业辅导,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云课堂”项目惠及全省2000余名留守儿童,获评“河南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反思与成长:抗疫中的青春答卷

抗疫经历让郑州大学生收获了远超课本的成长。

  1. 社会责任感的觉醒
    郑州轻工业大学一项调查显示,85%的受访学生认为抗疫志愿服务“重塑了对个人价值的理解”,学生刘雯在日记中写道:“从前觉得‘家国情怀’很遥远,现在明白它就在每一次扫码测温中。”

  2. 对公共治理的深度参与
    通过抗疫实践,许多学生开始关注基层治理、应急管理等议题,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据此开设“疫情防控与公共政策”选修课,将实践案例融入教学。

    青春担当,共克时艰—郑州大学生抗疫纪实


从校园到社区,从线下到云端,郑州大学生以多元方式诠释了“青春何为”,他们或许脸庞稚嫩,但眼神坚定;或许经验不足,但行动果敢,正如一名志愿者所说:“我们不是等待火炬的人,自己就是火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郑州学子用责任与智慧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堪当大任。

(全文约1050字)


:文中案例可根据实际需求替换为最新事件,数据亦可更新至2023年。

上一篇:郑州大学生隐瞒行程,个人行为与公共责任的边界
下一篇:【香港疫情防控全面升级福州了吗,香港疫情防控全面升级福州了吗最新消息】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