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郑州商场 成都有开门吗,疫情郑州商场 成都有开门吗今天】

admin 7 2025-09-09 14:00:01

【疫情郑州商场 成都有开门吗,疫情郑州商场 成都有开门吗今天】

2021年夏天,郑州接连遭遇暴雨和疫情的双重打击,整座城市按下暂停键;而千里之外的成都,虽然也面临疫情反复的压力,但城市商业活动仍在谨慎中前行,两座城市的商场现状,折射出中国不同地区在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艰难平衡。

郑州商场:从临时关闭到逐步复苏

7月20日郑州遭遇罕见暴雨后,全市商场一度大面积停业,灾后重建工作刚刚启动,7月31日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报告首例本土新冠病例,商场再次陷入停滞,郑州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8月3日发布通告,要求全市所有商业综合体、百货商场暂停营业(超市除外)。

走在8月初的郑州街头,往日熙熙攘攘的二七广场空无一人,丹尼斯大卫城、正弘城等知名商场大门紧闭,只有零星外卖员在门口取餐,某商场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已经进行了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每天对商场进行全方位消杀,为恢复营业做准备。”

8月17日,随着疫情得到控制,郑州市发布分批恢复市场秩序的通告,第一批恢复营业的商场须满足一系列严格条件:员工完成疫苗接种率95%以上,建立防疫工作专班,实施限流措施(按正常客流量50%控制),入口处设置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点等。

即使恢复营业,郑州商场依然冷清,消费者王女士表示:“除非必要,我不会去商场逛街,风险还是太大。”这种谨慎心态普遍存在于市民中间,导致商场人流量远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成都商场:限流开放中的谨慎运营

成都商场虽然保持开放,但也实施了严格防控措施,7月下旬,成都报告数例本土病例后,市政府立即升级防控要求,商场须严格执行扫码、测温、戴口罩“三件套”,并控制人流密度。

记者走访成都远洋太古里和IFS国际金融中心发现,所有入口均有工作人员值守,顾客必须出示健康码并测量体温方可进入,商场内随处可见“请保持一米距离”的提示牌,部分餐饮店采取隔桌就坐措施。

成都某商场营销总监透露:“我们现在每天的客流量比疫情前下降了约40%,但相比郑州的情况要好很多,我们采取了加强通风、增加消杀频次、推广无接触服务等措施,确保顾客安全。”

成都商场还积极拓展线上渠道,通过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方式弥补线下损失,某品牌服装店店长告诉记者:“我们现在线上线下同步促销,线下试穿线上下单的顾客明显增多。”

疫情下的商业创新与转型

两地商场的不同处境催生了商业创新,郑州商场在停业期间大力发展“无接触购物”,通过微信群、小程序和直播平台维持与消费者的联系,丹尼斯百货推出“线上选购、线下提货”服务,减少人员聚集风险。

成都商场则尝试“时空交错”购物模式,通过预约制控制客流量,让消费者在特定时间段享受更安全的购物环境,银泰百货推出“分时折扣”,在不同时间段提供不同折扣,有效分散客流量。

两地商场都不约而同地加强了卫生措施,公共区域每天消毒从疫情前的2次增加到5-6次,卫生间、电梯按钮、扶手等高频接触区域每小时消毒一次,部分商场还引入智能消毒机器人、新风系统等科技手段提升空气质量。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商业新生态

专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疫情防控将成为商场运营的常态,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先生表示:“商场需要建立长效防控机制,将应急措施转化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同时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抗风险能力。”

消费者行为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超过60%的消费者表示疫情后会减少不必要的商场逛街,但愿意为体验更好的消费场所支付溢价,安全、卫生、舒适成为消费者选择商场的重要标准。

郑州和成都两地的商场现状只是全国商业的缩影,每个城市根据疫情风险等级调整商业政策,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的影响,这种动态平衡的管理模式将继续贯穿疫情防控全过程。

随着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和防控经验积累,郑州商场正逐步恢复活力,成都商场也在谨慎中迎接顾客,两座城市的商业复苏之路,折射出中国城市在疫情下的韧性与活力。

疫情终将过去,但留下的商业变革将会持续影响未来,无论是郑州还是成都,商场都不再仅仅是购物场所,而是融合安全、健康、体验等多重价值的新型消费空间,这一转变,或许将成为中国商业进化的重要契机。

上一篇:上海市疫情最新举措 台北新闻联播/上海市疫情最新举措 台北新闻
下一篇:疫情下的城市复苏,郑州商场重启与武汉开门的思考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