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接种的新冠疫苗种类及其特点分析

admin 16 2025-07-23 03:15:29

北京新冠疫苗接种概况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疫苗接种成为全球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市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中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23年,北京市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4000万剂次,覆盖了绝大多数常住人口,北京市接种的新冠疫苗种类丰富,既有国产疫苗,也有进口疫苗,为市民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北京主要接种的新冠疫苗种类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疫苗(BBIBP-CorV)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BBIBP-CorV疫苗是北京市最早投入使用的新冠疫苗之一,这是一种灭活疫苗,采用传统疫苗制备技术,通过培养新冠病毒并灭活后制成,该疫苗在2020年12月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附条件上市批准,其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接种两剂后对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有效率为79%。

北京生物疫苗的储存条件相对宽松,可在2-8℃的标准冷链条件下保存和运输,这大大降低了接种点的储存难度,作为北京市本土生产的疫苗,它在北京市的接种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大规模接种初期,为快速建立人群免疫屏障发挥了关键作用。

科兴中维新冠疫苗(CoronaVac)

科兴中维研发的CoronaVac是另一种在北京市广泛使用的灭活疫苗,与北京生物疫苗类似,CoronaVac也采用灭活病毒技术路线,需接种两剂,间隔3-4周,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显示,该疫苗对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有效率约为51%,但对预防重症和死亡的保护率高达100%。

科兴疫苗同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在常规冷链条件下储存,北京市多个接种点都提供科兴疫苗,特别是在2021年上半年的大规模接种阶段,科兴疫苗与北京生物疫苗共同构成了北京市免疫屏障的基础。

康希诺生物腺病毒载体疫苗(Ad5-nCoV)

康希诺生物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合作研发的Ad5-nCoV疫苗是北京市使用的唯一一款单剂接种的新冠疫苗,这种疫苗采用腺病毒载体技术,将编码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基因植入改造过的腺病毒中,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

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优势在于只需接种一剂即可完成基础免疫,特别适合时间紧张或难以完成多剂接种的人群,北京市在特定人群和应急接种中较多使用这款疫苗,由于可能存在的预存免疫问题(部分人群对腺病毒载体已有免疫力),其效果在不同人群中可能存在差异。

智飞龙科马重组蛋白疫苗(ZF2001)

智飞生物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研发的ZF2001疫苗是一种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二聚体作为抗原,该疫苗需接种三剂,间隔1个月。

北京接种的新冠疫苗种类及其特点分析

重组蛋白疫苗技术成熟,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北京市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引入这款疫苗,主要针对特定人群和作为加强针使用,由于需要接种三剂,其接种周期较长,但在建立持久免疫力方面可能具有优势。

复星医药/BioNTech mRNA疫苗(复必泰)

2022年底,北京市开始引入复星医药代理的BioNTech mRNA疫苗(商品名:复必泰),这是北京市使用的最新一款新冠疫苗,也是首款在中国大陆获批使用的mRNA疫苗,mRNA疫苗采用全新的技术路线,通过脂质纳米颗粒包裹编码病毒刺突蛋白的mRNA,引导人体细胞产生抗原蛋白,激发免疫反应。

mRNA疫苗的生产工艺相对复杂,需要在-60℃至-90℃的超低温条件下储存和运输,解冻后在2-8℃下可保存31天,北京市主要在部分国际医院和特定接种点提供这款疫苗,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接种需求。

北京市新冠疫苗接种策略演变

北京市的新冠疫苗接种策略随着疫情发展和疫苗供应情况不断调整优化,在接种初期(2021年上半年),主要以北京生物和科兴的灭活疫苗为主,重点覆盖18-59岁人群,随后逐步扩大到60岁以上老年人和12-17岁青少年。

2021年下半年,随着德尔塔变异株的出现,北京市启动了加强免疫接种,主要使用同源疫苗(即基础免疫用哪种疫苗,加强针也用同种疫苗),2022年初,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挑战,北京市又推出了序贯加强免疫(俗称"混打"),允许使用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加强接种,如基础免疫接种灭活疫苗的人群可选择腺病毒载体疫苗或重组蛋白疫苗作为加强针。

2022年底至2023年初,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北京市迅速推进第二剂次加强免疫(第四针)接种,重点面向老年人和高风险人群,mRNA疫苗也被纳入可选范围,为市民提供了更多选择。

北京接种的新冠疫苗种类及其特点分析

不同人群的疫苗选择建议

对于大多数健康成年人,北京市提供的各类新冠疫苗均可选择,灭活疫苗技术成熟,不良反应较少;腺病毒载体疫苗只需接种一剂,方便快捷;重组蛋白疫苗安全性高;mRNA疫苗对新变异株可能具有更好的保护效果。

老年人特别是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应优先考虑接种疫苗,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较弱,建议选择免疫原性较强的疫苗,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序贯加强免疫,目前北京市为60岁以上老年人开设了绿色通道,并提供上门接种等服务。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器官移植受者、肿瘤患者等),可能需要调整接种策略,如增加接种剂次或选择特定类型的疫苗,这类人群接种前应咨询主治医师的意见。

儿童和青少年接种方面,北京市已批准国药北京生物和科兴疫苗用于3-17岁人群,接种剂量与成人相同,但需家长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北京市疫苗接种服务特色

北京市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中形成了许多特色做法,一是接种点布局科学,除常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还在大型场馆设置临时接种点,在高校、企业等单位组织上门接种,方便市民就近接种。

二是信息化程度高,市民可通过"健康宝"小程序预约接种,查询接种记录,系统还会智能提醒接种下一剂次的时间,接种数据实时上传至全市统一平台,便于管理和分析。

北京接种的新冠疫苗种类及其特点分析

三是服务细致周到,针对老年人开设专用通道,配备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健康评估;多语种服务满足外籍人士需求;部分接种点延长服务时间至晚间和周末。

四是科普宣传到位,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解释不同疫苗的特点、接种注意事项等,提高接种意愿和信心。

随着新冠病毒的持续变异和科学研究的深入,北京市的新冠疫苗接种策略还将不断优化,未来可能出现针对特定变异株的更新版疫苗,接种程序也可能调整,如转为季节性接种或高风险人群定期加强接种。

疫苗研发技术将更加多元化,除了现有的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和mRNA疫苗外,可能还会有新型疫苗问世,北京市作为科技创新中心,有望在疫苗研发和应用方面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新冠疫苗接种已成为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将继续根据疫情形势和科学研究成果,动态调整接种策略,为市民提供安全有效的疫苗选择,共同构筑免疫屏障,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和城市安全运行。

上一篇:北京与武汉两款疫苗,技术路线、保护效力与全球抗疫贡献
下一篇:北京疫苗与武汉疫苗,技术路线、保护效力与全民免疫的对比分析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