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机场疫情防控措施,筑牢空中门户,守护旅客安全

admin 10 2025-07-18 02:51:43


在全球疫情反复的背景下,机场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节点,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沈阳机场”)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航空门户,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旅客出行安全,本文将详细解析沈阳机场的疫情防控体系,从旅客筛查、环境消杀、应急处置等多方面展现其科学化、精细化的防控实践。


严格旅客筛查,把好“第一道关”

  1. 健康码与行程卡双重核验
    所有进出港旅客均需出示“辽事通”健康码及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机场工作人员通过智能终端快速核验,确保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异常健康状态人员进入公共区域,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设有人工服务通道,避免“数字鸿沟”影响出行。

  2. 体温监测全覆盖
    机场在航站楼入口、安检区、登机口等关键点位部署红外测温设备,实现无接触式体温筛查,体温异常者将被引导至临时隔离区,由疾控人员复测并启动后续处置流程。

  3. 核酸证明分级管理
    根据国内疫情动态,沈阳机场对来自不同风险地区的旅客实行差异化管控:

    • 高风险地区旅客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中风险地区旅客建议提供72小时内核酸证明;
    • 国际航班旅客严格执行“14+7”隔离政策,并配合多次核酸检测。

强化环境消杀,阻断传播链条

  1. 高频次、无死角消毒
    航站楼内每日进行至少3次全面消杀,重点区域(如值机柜台、安检通道、洗手间等)每2小时消毒一次,采用静电喷雾消毒技术,确保消毒剂均匀覆盖物体表面。

    沈阳机场疫情防控措施,筑牢空中门户,守护旅客安全

  2. 通风系统升级
    机场对空调系统进行改造,增加新风换气频率,确保室内空气每小时循环6次以上,国际航班保障区域采用独立通风,避免交叉污染。

  3. “物防”措施不松懈
    对入境行李、货物实施“先消毒、后分拣”流程,冷链运输物品需额外提供检疫证明,机场还设置废弃防护用品专用回收箱,由专业机构集中处理。


科技赋能,提升防控效率

  1. 智能防疫机器人
    沈阳机场引入具备自动导航功能的消毒机器人,可在夜间对候机区进行紫外线消杀,效率较人工提升50%以上。

  2. 大数据精准追踪
    通过机场信息系统与省市疫情防控平台联动,实时共享旅客行程数据,确保密接者、次密接者能在第一时间被锁定并管控。

    沈阳机场疫情防控措施,筑牢空中门户,守护旅客安全

  3. 无接触服务普及
    推广自助值机、人脸识别登机等“无接触”技术,减少人员聚集,部分餐饮店铺启用智能取餐柜,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应急预案与人员培训

  1. 快速响应机制
    机场与沈阳市疾控中心建立24小时联络机制,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启动“闭环转运”流程,确保患者、密接者与普通旅客零接触。

  2. 常态化演练
    每月组织疫情防控模拟演练,涵盖旅客发热处置、国际航班阳性病例转运等场景,确保工作人员熟练掌握防护服穿脱、环境采样等技能。

  3. 员工健康管理
    一线工作人员实行“两天一检”核酸制度,疫苗接种率达100%,同时配备心理辅导团队,缓解长期高压工作带来的情绪问题。

    沈阳机场疫情防控措施,筑牢空中门户,守护旅客安全


旅客配合与人文关怀

沈阳机场通过广播、电子屏等多种渠道宣传防疫知识,提醒旅客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对于因疫情滞留的旅客,提供临时休息区及基本生活物资,并协助改签机票。



沈阳机场的疫情防控措施既体现了科学防控的力度,又彰显了服务为民的温度,通过多维度、全链条的管控,这座东北航空枢纽正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重要力量,随着疫情形势变化,沈阳机场将持续优化措施,守护每一位旅客的平安出行。

(全文约1,050字)

上一篇:哈尔滨机场对北京旅客有要求吗?最新出行政策解读
下一篇:北京机场疫情管控中心电话,关键时期的生命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