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北京疫情,两座超大城市的不同应对与共同挑战
48
2025-07-30
2022年初冬,哈尔滨市香坊区再次被疫情的阴霾笼罩,作为哈尔滨市的老工业区和人口密集区域,香坊区在疫情中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展现出令人动容的团结与韧性,从迅速响应的防控措施到社区居民的互助温情,香坊区的抗疫故事成为这座冰城冬日里的一抹暖色。
香坊区是哈尔滨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工业基地,人口流动性大,老旧小区密集,这为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压力,2022年11月,新一轮疫情在香坊区多点散发,部分社区被划为高风险区,核酸检测、流调排查、隔离管控等工作迅速展开。
快速响应,科学布控
疫情发生后,香坊区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统筹协调核酸检测、物资保障和医疗救治,全区设立数百个核酸采样点,确保“应检尽检”,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追踪密接者,缩短流调时间,有效遏制病毒传播。
老旧小区的特殊难题
香坊区有许多建于上世纪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薄弱,居民以老年人和外来务工人员为主,这些区域成为防控难点,为此,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登记信息,为独居老人配送生活物资,并组织志愿者协助核酸检测,确保不漏一人。
疫情无情,但香坊区的居民用行动诠释了“远亲不如近邻”的真谛。
“共享药箱”传递爱心
在药品紧缺时期,香坊区多个社区自发设立“共享药箱”,居民将多余的退烧药、感冒药放入箱中,供急需者取用,一位社区书记说:“我们没想到这个小小的举动能帮助这么多人,这就是香坊人的温度。”
志愿者:风雪中的坚守者
零下20摄氏度的寒冬里,志愿者们穿着防护服在小区门口值守,为居民配送物资,大学生小林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他说:“虽然累,但听到居民的一句‘谢谢’,就觉得值得。”
线上互助群:隔离不隔爱
许多社区建立了微信群,居民在群里分享生活信息、互相鼓励,有人为邻居代购蔬菜,有人为居家孩子打印学习资料,小小的屏幕连接起大大的温情。
随着疫情逐步稳定,香坊区开始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助力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政策扶持,提振信心
香坊区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零售行业提供补贴,并减免部分租金,举办线上招聘会,帮助务工人员尽快就业。
文旅复苏:重拾“香坊味道”
作为哈尔滨的历史文化街区,香坊区的老建筑、红肠、秋林大面包等特色美食曾是游客的最爱,疫情后,区政府通过直播带货、文旅推广等方式,逐步恢复消费活力。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疫情暴露了基层医疗资源的不足,香坊区计划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数量,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数字化治理的加速
此次疫情中,健康码、线上登记等数字化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香坊区将推动智慧社区建设,让管理更高效、服务更便捷。
凝聚社区力量
居民的自发互助证明,社区凝聚力是战胜疫情的关键,香坊区将鼓励更多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构建更 resilient(有韧性)的社区网络。
疫情下的哈尔滨香坊,既有防控的紧张与艰辛,也有互助的温暖与感动,这座老城区用行动证明,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寒冬,当冰雪消融,春暖花开时,香坊区必将以更坚韧的姿态,迎接新的未来。
(全文共计约1000字)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